继续开启“超级模式”,全面建成空间站 | 航天科技集团发布《蓝皮书》
2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召开《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简称《蓝皮书》)发布会。会议指出,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全年载人航天工程实施6次发射任务,全面建成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以及捷龙三号火箭将开展首飞。
发布会上,五院五一二所空间瞭望智库面向社会发布了《蓝皮书》。
宇航发射和研制
继续开启“超级模式”
《蓝皮书》从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中国航天发射活动、中国航天器研制活动、中国航天应用服务、中国航天国际合作、中国商业航天进展6个篇章对2021年航天科技活动进行全面回顾。
2021年,中国航天全年实施55次发射任务,发射次数位居世界首位,发射载荷数量和质量持续刷新纪录;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5次任务顺利完成,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开展;天问一号一次实现绕、着、巡,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成功;航天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航天能力国际共享持续推动;中国商业航天取得新进展,基本形成了主要产业链布局。其中,航天科技集团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48次发射任务,全部取得成功,发射次数居世界宇航企业第一,发射航天器总数量103个,总质量189.65吨。
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的宇航发射和研制工作仍将高位运行,继续开启“超级模式”。航天科技集团有关专家介绍,航天科技集团2022年宇航发射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发射和飞行试验次数持续保持高位。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140余个航天器,发射次数持续保持高位;将完成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及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
二是重大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影响巨大。建造空间站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今年将完成6次重大任务,包括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两次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次载人飞船和问天实验舱I、梦天实验舱Ⅱ发射,以及在轨交会对接、出舱活动和飞船返回任务,今年将全面建成空间站。
三是研制任务持续保持高强度、技术攻关难度大。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将重点开展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器等为代表的多个型号研制工作,推动卫星应用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打造“航天+信息化+”产业形态,加快建设高轨卫星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民商一体的卫星遥感综合运营服务体系,北斗应用向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延伸。
此外,2022年航天科技集团还将发射多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科研卫星和业务卫星,满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草原、应急救灾、气象、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用户的应用需求,让航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民生,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建设。
全年发射计划中还包括北京三号B星,钟子号卫星星座03组卫星等多次商业发射任务。
空间站重大任务
将实现3个首次
发布会上,五院空间站系统、货运飞船系统、载人飞船系统的专家介绍了2022年任务情况。
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介绍,空间站任务规划包括三个阶段,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建造阶段和运营阶段。目前,空间站任务正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驻留6个月返回后,研制队伍将对空间站整个关键技术验证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果满足要求后转入建造阶段。建造阶段将依次发射天舟四号、神舟十四号、实验舱I、实验舱II以及天舟五号和神舟十五号6艘航天器。
五院货运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助理方方介绍,天舟四号、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将先后发射,分别给神舟十四号乘组、神舟十五号乘组上行运输生活物资、乘员设备、驻留消耗;为空间站补给推进剂,上行维修备件和舱体补气气瓶等;为在轨工作上行出舱活动、应用试验的设备和消耗物资;配合空间站进行组合体轨道和姿态控制;支持在天舟飞船上开展应用及实(试)验;并在轨存储空间站废弃物,任务末期受控陨落,下行废弃物,将空间站的废弃物带回大气层烧毁。
今年,空间站任务将实现3个首次:首次6个航天器组合飞行,首次航天员驻留达6个月,首次2个乘组航天员同时在轨。
五院载人飞船系统项目技术副经理邵立民介绍,今年,神舟载人飞船将按计划执行返回、两船次交会对接、三船次应急救援待命,涉及神舟十三号至神舟十六号共4艘神舟飞船。同时,还将并行开展神舟十七号、神舟十八号地面研制工作。神舟十三号将首次实施快速返回,进一步提升航天员舒适性及任务实施效率;全面验证载人飞船功能、性能,进一步检验面向空间站应用与发展任务阶段的标准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建立了高密度发射任务下的多艘载人飞船并行研制、发射、停靠、返回及在轨管理体系。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微信